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于2006年10月14日至10月17日在河南焦作 河南理工大学召开。本届会议到会代表13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5%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代表占49%以上,反映了我们这次会议的学术层次。会议是一次老中青结合的会议,特别是5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占全体代表的90%以上,充分反映了结构工程学科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本届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274篇,共计1409页,分装成三册。内容涵盖了国民经济中各行各业与结构工程有关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包括力学分析与计算、房屋建筑、水利水工、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特种结构、航海造船、航空航天、矿山开采、国防能源等,充分反映了会议的学术广泛性和密切结合国民经济的实践性,许多论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届会议共组织了19篇特邀报告,这些报告都属于研究水平较高且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重大技术问题,包括建筑节能、垃圾土的力学性能、桥梁风工程、智能抗震、建筑加固,以及奥运体育场馆建设等学术研究成果,这些都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由于会议是在焦作河南理工大学召开,还特别安排了两个特邀报告:“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综合性介绍”和“云台山主要地质景观的形成及其成因”,这两个特邀报告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这次会议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台湾大学教授、台湾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杨永斌教授,正值来大陆参加学术活动,特地邀请他到会做了一个“以线性理论与刚体法则解决结构后挫屈问题”的报告,一些力学分析方面的专家对杨教授的报告十分感兴趣,纷纷索要他的文字稿。 由于本届会议规定凡是被邀请的特邀报告以及被选中的中青年优秀论文,一律收录到当年《工程力学》增刊上。而《工程力学》增刊与《工程力学》月刊一样被Ei全刊收录,因而吸引了众多的青年代表积极申请参选,因此今年被选中的中青年优秀论文是历届会议最多的一次,总数有20篇当选,在闭幕式上为他们颁发了证书。这项活动对于激发中青年学者积极向上,起了良好的作用。 中国力学学会为会议发去了贺信。
|